由曾志偉及曾江痛風說起

最近的熱門話題,就是著名藝人曾志偉的痛風糖尿及曾江的痛風流鼻血。所以我就拿他們的痛風症和流鼻血現象作討論焦點。eastweek

大家也許奇怪,以兩位曾兄的交遊廣闊及智慧,怎會找不到醫生治好他們的痛風症,導致他們經常要坐輪椅或扶拐杖走路?曾志偉更大呻要倒吊隻腳才可以睡到覺!事實上西醫對痛風雖未至束手無策,亦只能處方藥物包括非類固醇類抗炎藥及秋水仙?(colchincine)為病人作舒緩或急救。基本上是不能根治的。拙作第二集「痛風與糖尿的真相」一文便已寫得很清楚。因為兩者其實是胰臟中毒,失去或減少了它的酵素功能。而導致胰臟中毒的是橫結腸內毒素滲漏出來,破壞了胰臟組織,不能生產足夠的核酸?和胰島素,於是釀成痛風和糖尿。所以要根治痛風便要先治好橫結腸的漏腸毛病,然後再為胰臟解毒。我這發現已被一些醫學界人士認同,而且有過不少成功個案,也沒有人推翻我這理論。

大家若上醫療網站例如webmed.com便會知道痛風是由於血液內過多尿酸引致的,但血液為甚麼會有過多尿酸的原因卻不太清楚,可能與遺傳有關云。這個我也知道,因為有三種基因SLC2A9,SLC22A12及ABC62若發生病變便會增加痛風的風險,但其實這些案例是非常罕有的。而且亦可能因為先有痛風的問題才導致基因病變,而非因病變而引致痛風。

反而另一種說法指出常服薄血類藥物如阿斯匹靈(Aspirin) 、去水藥(Diuretics) 及維他命B3會增加尿酸濃度似較適合解釋曾江的個案。為甚麼呢?我雖然不是他的主診醫生,但由於他曾經在拍攝期間流鼻血數小時不止的病徵來推斷,他應該是血小板過低,而引致血小板過低的是長期服用薄血類藥物。從最近電視特輯所見,他向觀眾展示每日所需要服用的一大堆藥丸,顯然他正長期服用薄血藥來化解血管栓塞的危機。

然而薄血藥的副作用卻正是要破壞血小板功能,而血小板的凝血作用就是要防止病人流血不止。所以血小板不足的曾江就是如此流鼻血三四小時。我廿多年前未學醫前曾經試過因拔掉一隻大牙而斷斷續續流了三天牙血!假如你經常流牙血也有可能是血小板不足之故。有經驗的牙醫每次見到病人必先要病人填答問卷,了解病人正在服用什麼藥物,尤其是薄血藥。但其實這是不夠的,因為有些沒有服用薄血藥的也因為脾臟壞了而導致血小板不足,就如當年的我一樣。血小板過低其實是很危險的,因為病人很容易因內出血而致命。電視上見到謝賢在玩太空人無重狀態遊戲,如果是曾江的話便會馬上出事的!

要準確地掌握血小板情況,可以先去驗血。如果怕抽血,最簡單快捷的方法是到香港《正本會》作身體檢查,只要用他們的的「內能正本儀」一驗便馬上知道結果。坊間很多不同類型的檢查,包括嚴浩經常介紹的Mora系統都無法做到的,「內能正本儀」可以做得到。

檢查結果之後若有問題當然要處理。但卻是許多醫生未必懂得的學問,因為這是脾臟的健康問題,而偏偏香港或國內西醫學課程並沒有治理脾臟這一科! (因為我的合夥人梁永雄醫學博士是位西醫及曾在香港大學任教,所以我很清楚。)在西醫學來說,以前一直認為脾臟不是主要器官所以若有大問題便把它切掉,直到2009年8月,美國哈佛醫學院及麻省全科醫院發表報告,謂「The Spleen is the body’s standing army」 (脾臟是人體準備打仗的軍隊),與小弟2003年寫的「脾臟是人體的軍備」不謀而合,西方醫學才開始對脾臟功能加以重視!

看過拙作的朋友都知道脾臟主宰身體的免疫系統,而這器官最忌的是濃縮碳水化合物特別是糖份。相信曾江在流鼻血之前吃了甜品或蛋糕之類的東西,導致血小板功能突然下降而流鼻血不止。在乾燥的環境下,鼻膜的微絲血管更易爆裂而流鼻血。希望曾江以後能夠戒絕甜品,便會減少出血的風險。如果他像曾志偉般喝紅綠豆湯或吃豆腐,痛風症便會發作。

最後要提醒血小板過低的病人,假如你開始出現水腫,那便有兩種原因,第一是腎臟發炎或功能衰退,而另一原因是血管壁因為血小板不足,血液內水份滲出而導致水腫,當去水藥也無效時,許多併發症會相繼出現,情況便不樂觀了。這時候,一些人便會開始問醫生或自己:為什麼會弄至如此田地?答案就是不正當的飲食和生活方式。當然這又是另一個深層次的話題了。

作者:梁柏濤 — 香港著名自然療法醫師,為國際醫學界包括美國前總統醫療顧問所推崇。其著作的《令你震驚的健康真相》兩冊共銷四十七版,是香港的銷量紀錄,皆因論點精闢,絕非老生常談,從此文章可觀一二。

最新消息

《正本堂》產品折扣低至五折

《正本堂》健康產品是經梁柏濤十數年不斷地嚴格篩選以及悉心測試得出的成果,每天服用有助保持健康減低患病風險。